常見問題
鍛造的基本概念:
目的:改變金屬形狀,提升強度與韌性。
原理:利用塑性變形,打碎材料內部的鑄造缺陷,使晶粒更細密,提高材料機械性質。
- 鍛造示意圖
- 鑄造示意圖
- 比較表
內容 | 金屬鍛造 | 金屬鑄件 |
定義 | 鍛造是一種利用局部壓縮力對金屬進行成型的製造加工。 | 鑄造是指將金屬加熱後變成熔融的金屬液體,並將熔融金屬倒入模具中以形成不同的金屬形狀。 |
素材 | 固態金屬(棒材.圓錠.板材.等..) | 液態金屬(鐵砂.鋼砂.等…) |
抗壓強度&疲勞強度 | 較高 | 較低 |
溫度 | 約950°~1250° | 約1360°~1420° |
形狀和尺寸 | 金屬鍛造在製造複雜金屬形狀方面存在局限性。 | 不同的鑄造方法可以生產各種類型的金屬形狀。 |
公差 | 較低 | 較高 |
需要勞動力 | 金屬鍛造比鑄造需要更多的勞動力。 | 金屬鑄造比金屬鍛造需要更少的勞動力。 |